《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一书认为,当下的智能革命是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在智能革命中,现有产业采用了新技术后,将会全面升级成为新产业,并带来无限机会。毫无疑问,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同为连接,互联网公司实现的是连接的目的,以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为代表的纯技术驱动型公司,则以持续创新实现了连接过程中的技术路径。从火星探测器到海底通信网络,从电动汽车到可穿戴健身追踪器,从智能家电到智能楼宇,TE设计和制造出的50多万种产品连接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产品及数据流动。作为一个默默付出的“背后英雄”、作为一家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TE这些基层技术的创新能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甚至引领物联网的发展方向。
时值寒冬时节,TE工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及总经理Lars Brickenkamp履新后首次到访中国。Lars Brickenkamp曾在SRA Vision AG、菲尼克斯、IEE、Repro Elektronik、Molex和富士康担任高级职务,并在东欧、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工作过,拥有25年的行业经验,是工业自动化市场的行家里手。有意思的是,Lars Brickenkamp将他此次加盟TE喻为“回归”。25年前,他曾在AMP(安普)公司工作过,后来AMP被TE收购,本质上Lars很早就已是TE的一员。
2016年12月16日,冬日暖阳中,Lars Brickenkamp与TE工业部大中国区及东南亚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何友直一道,在TE上海总部接受中国工控网专访,讲述万物互联时代下TE的智能创新、连接未来宏略。
以需求为导向的持续创新
“将想法变成创新产品”——这份TE对自我的要求与对客户的承诺,背后积蓄了深厚的力量。
“我们在全球有72000名员工,其中设计工程师有7000名”,“2015财年,我们投入6.25亿美元用于研发及工程领域,年均创新投入占比5%”,“25%以上的销售额获益于新产品”,“*过13500项*已批准,或在申请中”,“TE中国将近2000多名的工程师队伍,占TE全球研发团队的30%,这个速度近两年呈递增状态”,在Lars Brickenkamp的介绍中,能深切感受到TE对于“人”与“创新”的高度重视,其所有出发点不外乎“TE非常重视客户”。
他表示,TE为能预先解决问题而投资,携手客户一起创造解决方案,同时不忘在解决连接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附加值,并为客户解决其它问题。截至目前,TE所研发的具有开创性的连接和传感器解决方案,覆盖到了几乎所有的行业。TE所创造的技术,改变了过去并继续影响未来。正因如此,2015年,TE已连续第五年被汤森路透选入“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
“特别是到今天,万物互联已成为全球化趋势。”Lars Brickenkamp说。随着物联网对于传感器和连接器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据美国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安装基数将突破260亿,相比2009年的9亿单位增长30倍;通过多样化终端市场的销售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附加价值。TE顺应大潮,调整未来发展战略:从单一的产品提供商向智能设备供应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正视中国竞争者带来的挑战
在工业发展历程中,西方一直引领着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发展到连接、传感领域,西方是‘水到渠成’式的自然过渡,实现物理层面的连接,*步是电力传输,第二步是数据导入。西方更早地提出了这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技术的变革与进步。”Lars Brickenkamp说,然而,近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一个工业技术输入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越来越多的需求,使之成为一个变革驱动者,全球格局因此发生变化。
在TE全球业务版图中,1/3源自欧洲,1/3来自亚洲,1/3根植美洲。TE每个地区的工厂及工程部门和客户都很接近,以方便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支持从生产、设计等各个方面对客户需求进行调整。中国无疑成为TE“战略要地”,不光服务本土用户,同时辐射亚洲市场。
“早在1989年,TE就进驻中国,在上海开设了*家工厂。”何友直说,目前,TE在中国拥有约3万名员工,其中包括了2000名专业工程师,建立了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和3个研发中心,为中国本土客户提供*贴合的需求产品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比综合性工业产品供应商,TE小而美、智而全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竞争力,以小搏大,在交通、消费类电子、能源与工业、网络等领域发挥着基础却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即便坐拥高台阔府,TE依然保持着竞争业者的警惕性。
谈及中国本土*,何友直直言将其视为“非常值得TE考虑和担忧的竞争对手”。“他们(本土*)在技术、生产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包括企业操作灵活性、对市场敏锐度和灵活性等。”何友直说,为此,TE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持续加大投资。如,2014年完成在华*家私企(西霸士,现已并入TE工业部)收购,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帮助本土企业按照全球化生产管理运维标准进行提升,以全球视野谋求新的发展;随着苏州工厂明年3月正式投产,TE工业部的在华工厂增至2家;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共同发布中国工程师创新指数,助力中国智能制造,等等。
以全球平台开启智能连接
正如文章伊始提到的“新技术 + 传统行业 = 新行业”。Lars Brickenkamp认为,他们谈及的连接是具更广泛意义上的连接概念,不光是物理层面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人机交互,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互。
而这正是TE的优势所在:全球化运营平台,至今,TE运营范围已遍布世界各地*过4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生产平台,优化本地化服务,其生产设施部署*过2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客户服务经验与需求挖掘,合作的客户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宽广的服务领域,产品覆盖产品遍布从工业到消费电子、设备、电力、航空航天、石油、建筑、家居等各个行业。中国是TE*重要的业务增长引擎之一,TE在中国有*过20家工厂,对TE销售总额的贡献率*过了20%。除了销售部分,TE在中国还有三个研发中心,TE工业部拥有苏州、厦门两个生产基地,TE中国将近2000多名的工程师队伍,占TE全球研发团队的30%,这个速度近两年呈递增状态。
在智能制造的风口浪潮下,立于行业领军地位的TE如何抓住产业链机会?Lars Brickenkamp表示,持续的创新为TE积淀了深厚的技术条件,他们面对的挑战更在于,在对的时间将对的鸡蛋放到对的篮子里,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做出正确投资。
凭借TE对全球发展趋势变化的了解,以及对物联网技术的了解,何友直表示,近年TE在中国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如非接触式连接方案ARISO非接触式连接技术,可在严酷环境下保持高精度运行,应用于机器人本体末端及不易放置传统连接器的领域;高性能的小型连接器工业Mini I/O连接器,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过程中;针对严苛环境的推出重载连接器解决方案,可满足工业机械、电力设施和铁路等领域的客户需求。2017年,TE会继续在相关领域布局发展,同时谋求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推出更多新的解决方案,获得更多机会。
“依靠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大的研发团队、垂直各领域的市场策略,TE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贡献力量。”Lars Brickenkamp说,随着TE本地化策略的不断深入,相信TE未来会在中国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