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以25%速度发展 迎来商业化临界点
多亏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十几年都未引爆的行业迎来了商业化的临界点。
去年,全球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总融资额突破纪录达到152亿元,其中中国公司的融资总额位列*,占到48%。智能音箱之后,无论to C的儿童教育机器人,还是类Pepper的to B的服务机器人,或者能提升制造业价值的工业机器人,都获得了更多投资方的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田苗教授认为,核心技术和应用层面的突破,会导致AI和机器人技术将在2020至2025年出现拐点:譬如脑科学、量子计算与密码、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认知推理、DNA测序、智能柔性材料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进展,会让机器人进一步逼近刚需,降低成本。今年小型6轴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的成本,就已经从*初的30万元降至5万元,这意味着下一步它将大规模进入工业领域,也就是说,要不了5年若干销售上万台套的中国本土机器人龙头企业也将诞生,相关的智能机器人生态创业将不再只是泡沫了。
王田苗的另一重身份,是创业导师及雅瑞资本和真格基金的特别科技顾问,一直从事医疗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嵌入式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发。他参与投资或孵化的项目集中在AI及机器人领域创业,目前已经衍生出一批项目:Ninebot平衡车、博创联动车联网大数据、友衷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艾利特等。
雅瑞资本是一家天使投资机构,专注于“AI/RT+精准医疗、AI/RT+智能服务、AI/RT+高端制造”三大技术领域。
关于机器人行业现状,王田苗教授有以下口述,在不改变原意基础上,有所删减:
*近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业内发生的几件事,都昭示着新的变化:
1、中国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很快,大概25%的(增长)速度 采购工业机器人的减速机(谐波、RV)这类核心零部件,都得排队。另外,机器人采用的轻型6轴机械臂的销售价格,已经从过去的30万、20万,降低到5万。这意味着基本的搬运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已经开始引爆了。
2、亚马逊正在加快服务机器人的研发,预计2019年推出家用机器人;谷歌也号称研发出智能服务对话机器人,可用于客户订餐。
3、欧盟颁布《一般数据保护法案》(简称“GDPR”),5月25日该法案在欧洲各国正式生效。这对于做大数据的人,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医疗的应用推广有很大影响,是个地震,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合理申报和使用大数据权益。我们看到在医疗大数据很热的情况下,IBM Watson Health正在裁员50%-70%。
可以说,智能时代到了,这种巨大的变革是由三个要素决定的:
1、一定存在颠覆性或者突破性的技术:AI助理顾问(用于金融、医疗、零售和服务等行业)、智能驾驶汽车、无人化工厂(提高40%生产效率)、智能机器人(危险作业、家政服务、助理秘书)、基因干细胞(抗衰老、精准治疗)、医疗机器人。
2、形成了新经济的生态模式,能够辐射和影响行业。
3、这种技术将由G to B to C,处在一个历史经济复杂的周期。